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新闻
  • 产品
  • 新闻

    你的位置:养生之道 > 新闻 >

    10种低烧的中医辨治

    发布日期:2024-11-05 09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    10种低烧的中医辨治

    图片

    1、风寒低烧

    症状:表虚外感风寒。头痛发烧,汗出恶风,看成酸痛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者。

    治法:辛温解表,长入营卫 。

    方剂:桂枝汤荆防达表汤加减。

    中成药:风寒伤风颗粒、荆防颗粒、伤风清热颗粒

    2、风热低烧

    症状:外感风热。发烧无汗或有汗不畅,微恶风寒,头痛口渴,咳嗽咽痛,舌尖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数。

    治法:辛凉透表,清热解毒。

    方剂:银花连翘汤加减。

    中成药:风热伤风颗粒、银翘解毒丸

    3、气郁低烧

    症状:低高潮热,常随神气波动转换,精神抑郁,胁肋胀满,浮夸易怒,口干苦食少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

    治法:疏肝理气,解郁泻热。

    方剂:丹栀汗漫散。

    中成药:加味汗漫丸、定坤丹

    4、血瘀低烧

    症状:午后或夜晚发烧,或觉局部位发烧,口燥咽干未几饮,有痛处或肿块,面色萎黄阴郁,舌质青紫有瘀点淤斑,脉弦涩。

    治法:活血化瘀。

    方剂:血府逐瘀汤加减。

    中成药:血府逐瘀丸、定坤丹

    5、湿郁低烧

    症状:低热,午后热甚,胸闷胃满,全身酸重,食少呕痰,渴不欲饮,大便苛刻或粘滞不爽,舌苔白腻或黄腻,脉濡数。

    治法:利湿清热。

    方剂:三仁汤温胆汤加减。

    中成药:清热祛湿颗粒

    6、少阳低烧

    症状:邪在半表半里,症见往返寒热,胸胁苦满,缄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口苦,咽干,眼花,舌苔薄白,脉弦者

    治法:妥协少阳

    方剂:大小柴胡汤加减。

    中成药:小柴胡颗粒

    7、气虚低烧

    症状:低热,活动劳累后升高,疲劳乏力,气短懒言,自汗易伤风,食少便溏,舌质淡苔白薄,脉细弱。

    治法:健脾补气,甘温除热

    方剂:补中益气四正人汤加减。

    中成药:补中益气丸、四正人颗粒

    8、血虚低烧

    症状:发烧,热势多为低热,头晕眼花,身倦乏力,心悸不宁,面白少华,唇甲色淡,舌质淡,脉细弱。

    治法:益气养血。

    方剂:归脾汤四物汤加减。

    中成药:归脾丸、四物颗粒

    9、阴虚低烧

    症状:午后潮热夜间发烧,不欲近衣,昆仲心热浮夸,失眠多梦,冷汗口干咽燥,舌红少胎或有裂纹,脉细数。

    真贵:滋阴清热。

    方剂: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加减。

    中成药: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、左归丸

    10、阳虚低烧

    症状:发烧怕冷看成不温,头晕少气腰膝酸软,食少便溏面色觥白,舌质淡胖有齿痕,苔白润,脉千里细无力。

    治法:温补阳气,引火归元。

    方剂:桂附地黄汤。

    中成药:长命集、桂附地黄丸、右归丸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做事,扫数履行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履行,请点击举报。